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
——文代會、作代會代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12月14日,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
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了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仗劍遠游時寫下的詩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今日的青年文藝工作者,也正走在勇攀文藝高峰的道路上。
95后網絡文學作家江源,更被讀者熟悉的名字是“齊佩甲”,他是此次作代會最年輕的代表。在總書記的講話中,最讓他觸動的是對青年文藝工作者的期許——“只有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我們的文藝事業才能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
在近年來的創作中,江源也涉及科幻題材,表達了一個民族要有進取心才有未來的主題?!翱倳浿v到,科技發展、技術革新可以帶來新的藝術表達和渲染方式,但藝術的豐盈始終有賴于生活?!苯凑f,“網絡文學作為一個在互聯網浪潮下新興的文學形式,可以非常直接地在與讀者的交流中汲取養分,在創作上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態、所思所想,也就更能引起共鳴?!?/p>
青年是事業的未來。廣大青年文藝工作者對時代風潮有著敏銳的感應,代表著文藝事業的未來。文代會代表、導演李少紅說,要挖掘、選拔和培養一大批優秀青年文藝人才,讓他們能脫穎而出,有一席之地,做新時代新征程的記錄者和創造者。
文代會代表、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征關注到,“總書記在講如何培養人才時,專門提到了‘德藝雙馨’”。馮遠征說,從自身出發,在對年輕演員的培養上,除了提高表演專業技藝,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人,“我一直跟年輕人強調,德藝雙馨,德在前藝在后,一個德行不好的人到了舞臺上,演戲也不會好。演員要規范自己,要有道德底線和職業操守”。
文代會代表、90后演員劉昊然,通過學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清楚地明白了自己未來肩負的使命。作為一名青年演員,他在大學畢業后加入了中國煤礦文工團,進團第一年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劉昊然給自己定下了幾個要求:“向文藝界各位前輩和老師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堅守自己的道德標準;善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努力傳遞正能量;未來我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作品的打磨上,放在創作優秀作品中?!?/p>
文代會代表、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聆聽總書記講話后感受最深的是兩點,一是文藝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二是文藝創作要堅持守正創新。以人民為中心,龔宇的理解是,網絡視聽作品面對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尤其以“Z時代”年輕人為主,他們有自己的看法主張,有自己接受文藝作品的方式,所以互聯網平臺的創作要努力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并且致力于展現年輕人青春靚麗、朝氣蓬勃的風采。
關于守正創新,龔宇認為,創新是網絡視聽平臺的基因也是平臺最大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平臺培養和聚攏了一大批優秀文藝創作者,平臺將致力于用科技賦能創作,激發文藝創作者的潛能,創造出更多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人喜歡的、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影劇漫綜作品。
聽到總書記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作代會代表、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想到了自己正在創作的《熊貓日記》,“用深受各國兒童喜愛、中國特有的大熊貓的形象,來講述中國故事,包括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全世界的孩子從小就能了解中國”。最近,楊紅櫻出版了一本暢銷書《戴口罩的貓》,講的是一只貓,蘊含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中國力量。
文代會代表、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迄今為止已創作近600件表現中華民族歷史的人物形象,其中有50多件立于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場所。關于講好中國故事,吳為山說:“通過對承載中華民族精神的偉人、哲人、英模人物的塑造,能夠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讓具有獨特辨識度的民族形象成為講述中國故事的有效載體?!?/p>